育儿,只能靠打骂?

育儿,只能靠打骂?


  • 内容
  • 评论
  • 相关

     

640.jpg

      昨天,班上发生了一件事,一位家长冲进教室打自己的孩子。

      整个过程可以用不忍直视来概括——被打的孩子,其尊严的外衣在众目睽睽下被剥得精光;围观的孩子,眼里盛满不知所措的惊惧和恐慌;打人的家长,理智被怒火焚烧殆尽,张牙舞爪,形象全无;当事班主任(也就是我),在劝说无效后,只得强行护住孩子,同时安抚家长并劝其离开,手忙脚乱,分身乏术,恨不得变成八爪章鱼,抹掉围观孩子眼中的恐惧,保护被打的孩子,再腾出几只手快速送家长离开……

      事后,我趁这位家长到校接孩子时,避开孩子和她详谈了一次。

     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,这位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。何谓原生家庭?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。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,简单说就是,你小时候如何被你父母对待,你长大后就将如何对待你的孩子。

      这位妈妈在自己小时候,就被自己的父母以打骂的方式教育。因此,在她自己没意识到的时候,就已经学会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,并将它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。

      我告诉这位妈妈,如果她继续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,将来她的孩子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,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下一代,如此循环往复,永不止息……

      说实话,我很同情这位妈妈,看得出她很爱自己的孩子,也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有问题,但童年的不幸遭遇早已给她的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。父母从未用心体会过她的感受,只一味地用打骂的方式解决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。曾经弱小的她,长大后性格强势、脾气火爆,童年无人和她感同身受,成为妈妈后她也缺失了和孩子共情的能力。在自己孩子遇到任何问题时,她的负面情绪就像一座活火山,随时能喷出熊熊烈焰,伤人伤己。

      可无论如何,孩子没有错。他来到这个世界,并不是为了让父母转嫁自己在原生家庭所受到的伤害,更不是为了让这样的伤害一代代传递下去。

      在交谈中,还能看出这位妈妈深受“慈母多败儿”、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。没有从原生家庭学到正确的育儿方式,仅有的一点育儿观念也如此偏激,这无疑是雪上加霜。世界这么大,育儿,是否离不开打骂?

      童话大王郑渊洁就是一个在“零打骂”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,在他的作品《父与子》中,他写道:孩子是你自己生的,你不满意,就打自己,为什么要打孩子呢?这绝不是调侃,这是替每一个挨打孩子说出的心里话。如果您小时候也挨过父母的打,一定会为这句话拍手称快,并以此告诫自己绝不对孩子动手。欺负弱者的,只能是更弱者。因为他们连反思自己的勇气都没有,只会将所有的问题推给弱小无助的孩子承受。

      郑渊洁不仅这样说,还这样做。他的儿子、女儿,以及小孙女,全都在“零打骂”的环境中快乐成长。一家人像朋友般相处,父慈子孝,其乐融融。

      交谈结束时,这位妈妈告诉我,为了孩子,她愿意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。希望她能看见这篇文章,更希望她和孩子,都能拥有更快乐、积极的人生。

      感谢阅读,与您共勉。

61111140.jpg

扫码关注“豆豆话吧”豆豆老师个人公众号!


本文标签:这篇文章木有标签

版权声明:若无特殊注明,本文皆为《豆豆老师》原创,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。

本文链接:育儿,只能靠打骂? - http://www.7cdd.cc/doudou/205.html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